• 肿瘤切除后的转移已成为临床治疗上一个非常棘手,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;
• 目前常用放化疗来降低肿瘤切除后潜在的转移风险,但这把“双刃剑”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,也会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,导致患者的身体机能急剧下降。
• 食疗开始成为大家普遍接受的辅助治疗策略。
• 茶叶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食材,具有广泛的大众口碑。醒脑提神、利水消肿是其基本功效。对肿瘤转移是否有抑制作用,值得探索。
• Lewis肺癌细胞(LLC)植入B6小鼠皮下成瘤后切除,会在肺部形成大量的转移灶,该肿瘤转移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筛选抗肿瘤转移的药物。
• 我们利用该模型,尝试对数十种茶叶进行肿瘤转移抑制活性的测定,终于筛选到了一款对肿瘤转移有明显抑制的茶叶,并在反复的双盲试验中得以确认。
• 需要说明的是,该茶叶的肿瘤抑制活性目前已在小鼠上得以证明,人体临床的结果尚须进一步研究、验证。
实验过程
1、肿瘤细胞的培养和收获 (请见视频1);
2、动物植瘤、切瘤、给药、解剖和统计收获 (请见视频2) 。
茶水泡制与“饮用”
取2.5g茶叶,浸没于100毫升85°热水中,期间搅拌数次,10分钟后捞出茶叶,过滤即得茶水(25mg/ml)。每只小鼠灌胃剂量依据分组要求分别为为100、200与400mg/kg。
连续3周饮用不同剂量(TA:100mg/kg,TB:200mg/kg,TC:400mg/kg)的供试品茶叶,均能有效降低LLC肿瘤细胞在小鼠肺部的转移灶数量,三组的转移灶数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8.8%,65.7%和66.7%,相比于对照组,均有显著性差异(p<0.01)。
• 利用“Lewis肺癌细胞植入皮下成瘤后切除诱导产生肺肿瘤部转移灶”的小鼠肿瘤转移实验模,我们对数十种茶叶进行了肿瘤转移抑制活性的测定,终于筛选到了一款对肿瘤转移有明显抑制的茶叶,并在多次双盲试验中反复得以确认。
• 模型小鼠连续3周每天“饮用”不低于100mg/kg该茶叶泡制的茶水,均能有效降低LLC肿瘤细胞在小鼠肺部的转移灶数量。与对照组相比,平均抑制率为33%,具有显著性差异(p<0.01)。
• 该肿瘤转移模型稳定可靠、重复性好,被广泛应用于筛选抗肿瘤转移的药物。我们可以提供给有兴趣的客户自主探索、验证自用茶叶的抗肿瘤效果。
对客户开放的疾病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平台
“小鼠Lewis肺癌细胞转移研究模型”是本公司对客户开放的一个疾病动物模型实验研究项目。
该模型的构建方法为:将Lewis肺癌细胞植入小鼠皮下,当肿瘤生长至一定大小后,切除皮下肿瘤,在接下来的2-3周内肿瘤细胞会在肺部组织形成转移灶。如需测试供试品抗肿瘤作用,则在动物的瘤体切除后,定期给入供试品,并在试验终点,解剖动物,统计动物肺部转移灶数量,并与安慰剂的对照组进行比较,以评估供试品的抗肿瘤转移效果。